金秋九月,漫步闕店鄉的馬路上,處處生機勃勃。近年來,該鄉聚焦鄉村振興戰略,在挖掘鄉村內在和諧、內在美,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方面持續發力,鄉村面貌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昂兔馈崩砟钤谶@里落地生根。
“黨建+產業”,叩開鄉村致富門。該鄉始終堅持“黨建+”引領作用,根據自身地理位置、生態環境等優勢,因地制宜科學制定發展策略,依托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農業資源優勢,堅持將發展特色產業、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采取“支部+企業+農戶”模式,重點培育和壯大農業主導產業,大力提升原有的香椿、黃桃、櫻桃、蘑菇、蔬菜、白鵝、山羊等種養的生態和品牌價值,推進一產二產融合,打造特色農業產業鏈,推進農業產業化。同時與蘇州人才協會合作示范種植特色香梨300畝,并培育注冊“闕梨”地理商標。帶動農戶逐步替換改造原低效板栗園,力爭用3年時間實現規模化種植,統一品牌銷售,積極做好果園的高標準規劃,讓果園變花園、游園、采摘園。
“黨建+鄉風”,構建全域新風尚。該鄉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的重要作用,通過拓展文明實踐陣地、創新文明實踐載體、匯聚志愿服務力量,積極探索“黨建引領+鄉風文明”體系。充分利用文化廣場、文化墻等宣傳陣地,廣泛宣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培育鄉風文明新風尚。大力營造家門口文化氛圍,建成了向山村、何店村道德文化長廊、廉政文化長廊等一批集家風家教、法治宣傳等功能于一體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運用黨群服務中心、農家書屋等陣地平臺,開展培訓、專題講座等活動,制定并完善村規民約,鞏固提升良好的村風民風。同時,組建由退休干部、教師等組成的宣講團,深入村組講黨的創新理論、講惠農政策、講傳統文化、講身邊模范,切實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示范引領和先鋒模范作用,為和美鄉村建設增添了濃郁的文明氣息。
“黨建+治理”,激發社會治理內生動力。該鄉按照“網中有格、格中有人、以網定格”的工作模式,將全鄉18個村劃分為片區網格88個。同時,配優配強網格力量,將村干部、黨員骨干、人大代表、村民代表等納入網格隊伍。充分發揮網格員“人熟、路熟、語言熟、村情熟”優勢,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防汛救災、森林防火、禁毒宣傳等基層重要工作中責任細化到人。實現黨建引領、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多方參與的基層治理網格化工作,建立領導班子成員掛點包干、聯系基層等制度,對調研排查出的基層治理重點難點工作,明確責任、任務兩份清單,采取“條塊雙結合”模式精準施策。通過“季度調度、半年回顧、年底清零”的方式監測進度、掛牌銷號,確保鄉村治理和鄉風文明提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