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轄區居民對民族團結的認識,鑄牢共同體意識,促進轄區各族居民和睦相處、團結互助,積極營造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濃厚氛圍,近日,龍津橋社區在轄區內開展形式多樣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
黨建引領聚力民族團結。社區堅持“無事”找書記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充分發揮基層治理網格化體系的優勢,依托“網格+統戰”工作模式,以法治建設為理念,以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為著力點,通過 “板凳會、留言、嘮家常”等方式及時了解居民群眾的所需所期所盼,營造更加濃厚的平安和諧民族一家親氛圍。在轄區內常態化開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規宣傳、矛盾糾紛化解、防范電信詐騙等活動,多維度營造“以鄰為善與鄰為伴”友好氛圍,促進各民族群眾廣泛交往、交流、交融,形成各族群眾團結互助、文明和諧的良好氛圍。并結合中秋節、國慶節等節日,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加強民族團結進步宣傳,進一步增強各族群眾的文化參與感、獲得感和認同感,把各族居民的需要轉化為“集體行動”。
集中學習增進思想共識。為進一步提高轄區居民群眾對宗教政策法規的理解,深化宗教政策法規知識的宣傳普及,提升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活動月期間,社區黨總支結合“我們的節日”、村晚、“三下鄉”等活動,利用主題黨日、“三會一課”等方式與轄區黨員群眾圍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和宗教工作的重要論述、《宗教事務條例》等內容開展學習討論,全面了解宗教政策法規。并從轄區居民的實際出發,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答居民的問題,讓居民們明白如何崇尚科學,倡導文明,維護和諧,反對宗教極端思想,引導轄區居民不參與、不組織、不支持非法宗教活動,推動黨員群眾增強自覺學習民族宗教理論知識及政策法規的意識,使社區民族工作再上新臺階。
廣泛宣傳營造良好氛圍。社區以活動月為契機,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線上利用微信群、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常態化普及黨的理論方針、民族政策及法律法規;線下通過懸掛橫幅、發放宣傳資料、宣傳品等方式面對面向轄區群眾宣傳黨的民族政策相關知識,引導各族群眾做民族團結進步的“宣傳員”“傳聲筒”,持續擴大民族政策的知曉率、普及率,不斷提高群眾踐行民族團結進步的主動性、積極性,營造轄區內人人關心民族團結、人人參與民族團結、人人擁護民族團結的良好氛圍。
普法教育法治護航筑牢團結。為提高轄區居民對民族團結的認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保障轄區各族群眾合法權益,積極營造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濃厚氛圍。社區黨總支聯合縣委統戰部共同開展普法教育聯點共建活動。活動通過設立咨詢臺、懸掛橫幅、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向群眾普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民族理論政策、民族宗教法律法規以及民族團結相關知識等各類法律法規和民族政策知識,使群眾對民族政策、法律法規有了更深的了解,引導群眾自覺擁護黨的民族政策,自覺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
下一步,龍津橋社區將以民族團結進步活動月為契機,開展形式多樣的社區文化活動、志愿服務活動,進一步強化群眾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解與認識,助推民族團結進步工作走深走實。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